身體學會的,誰也拿不走

快樂動身體,現在就開始!

洽詢課程

看故事

紀錄藍天 / 史玉琪

最早的12堂課

「如果,學校沒有地方可以給雲門上課,那麼我們就露天上課吧!」雲門教室執行長温慧玟輕鬆的給了一個答案。

「土地公廟前面那片廣場可以嗎?」

「當然可以,只要它夠安全。」

「牛耳石雕公園的草地也行嗎?」

「很好啊,但是大部分的空地,不都開放給民眾搭帳篷了嗎?」

 

透過婆婆媽媽之家工作室和新故鄉基金會的協助,特別安排了一輛客運車,負責集中接送暫時失學的國小孩子,幼稚園及托兒所, 則由當時臨時成立的公共托育中心,負責帶到就近的開闊空地,準備上藍天的課。

 

4天之內,總共12堂課,地點主要是廟前的空地,還包括了愛蘭國小操場(埔里鎮上唯一受創較輕的學校),牛耳石雕公園的草地上, 以及日月潭營地。

 

43位老師輪番上場,一堂課一位老師主教,其餘兩位老師當助教,老師們各自準備兩套教案, 條件是:不需用到太多教具,一套用來教國小生,一套教幼稚園生。

 

國小生混齡上課,人數最多高達90人,像是關在柵裡太久的小獸一樣,剛開始上課, 大多數的孩子意興闌珊,抱著臂膀側身站著,偶爾以斜睨的目光看著雲門老師,似乎在說:哼,看你們在變什麼把戲!

 

然而等到孩子們一旦玩了起來,驚人的活動力有如龍捲風狂掃。10月底,涼爽的埔里,老師們的額上冒著豆大的汗珠。 一埸看似尋常的「木頭人」遊戲,在雲門老師巧妙安排下,孩子們伸手,跨腳,彎腰,翻滾,靜止或前進,向上空探索或向地面潛伏。

 

孩子們盡興的叫著,笑著,原本在一旁想要管理秩序而憂心忡忡的老師,露出了納悶的神情;有一些不放心而陪伴一同前來的家長, 看到自己的孩子生龍活虎起來,也跟著露出苦苦淡淡的笑容。

 

為了方便孩子們稱呼,雲門三位老師隱去姓名,臉頰又紅又亮的就稱「西瓜老師」,粉嫩美麗的就稱「草莓老師」,有點圓又最吸引孩子的就稱「蘋果老師」。

 

一堂課40分鐘或50分鐘,在蔚藍的天幕之下,雲門的「水果三人組」老師,以「生活律動」儀式性的方式做結束,「來,讓我們擁抱一下!」

 

孩子們興奮的排成擠擠的一條長伍,對許多人來說,這是前所未有的經驗,大部份的孩子溫順而被動的「被抱了一下」,隨即興奮的脫身跑開。 的孩子怯怯的伸出手環繞著老師的頸子,還逮住機會在老師耳邊說悄悄話;也有的孩子完全沒辦法「被碰」,「沒關係,我們握手好了!」西瓜老師很快的應變。

 

4天下來,老師們已經非常習慣與灰塵,汗水,陽光相伴,她們非常熟練如何吸引柵欄裡的小獸出來活動一下,如何在活動中,釋放孩子身體裡堆積的能量,如何在玩耍間,慢慢的當自己身體的主人。

 

許多在一旁的老師和家長都對雲門的老師說:「孩子會笑,我們就放心了。」孩子在大震後初綻的笑容,藍天白雲為證。

Footer